潘強律師個人與從業經歷概況
一、教育背景與專業資質
潘強律師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,獲法學學士學位,后于北京大學法學院取得民商法學碩士學位。校期間曾獲"杰賽普國際模擬法庭大賽"最佳辯手稱號,并參與最高人民法院重點課題研究項目《數字經濟時代的合同法適用》。201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(現法律職業資格考試),取得律師執業資格。后續獲得:
證券從業資格(2012)
注冊企業法律顧問(2014)
國際爭議解決仲裁員資質(2017)
二、執業領域與專業方向
專注領域形成"3+X"專業矩陣:核心領域:
公司并購與重組
知識產權戰略保護
重大民商事爭議解決
特色領域:
互聯網平臺合規治理
數據跨境流動法律設計
科創板上市法律輔導
曾為30余家上市公司提供常法服務,主導完成包括某跨國科技公司中國區業務拆分(涉及標的額47億元)、某知名電商平臺數據合規體系搭建重點項目。
三、職業發展歷程
(1)起步階段(2010-2015)
金杜律師事務所公司業務部任職期間:
參與首個跨國并購項目(德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收購案)
獨立負責外資企業勞動合規專項
累計審查合同1200+份
(2)專業化突破(2016-2020)
加入中倫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團隊后:
代理"智能家居專利無效宣告第一案"
首創"知識產權+反壟斷"復合維權方案
年度創收連續三年增長超200%
(3)戰略升級期(2021至今)
作為創始合伙人組建衡正法律集團,實現:
搭建跨地域專業團隊(北京/上海/深圳辦公室)
開發"企業法律風險智能評估系統"
擔任省級工商聯法律顧問
四、典型業績與行業影響
標桿案例:
某新能源車企技術秘密侵權案(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)
跨國影視公司IP授權系列糾紛(涉及8個國家司法管轄)
學術貢獻:
《網絡平臺責任邊界研究》(法律出版社2023)
參與起草《電子商務法實施條例》專家建議稿
行業任職:
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理事
國際律師協會科技法律委員會成員
五、執業理念與方法論
三維服務模型:
法律文本審核 → 商業風險預判 → 行業趨勢分析
特色工作方法:
視化訴訟策略圖
量化合規評估體系
跨法域協同機制
持續創新:2024年主導研發"AI合同智能審查平臺",獲全國律師協會信息化建設優秀案例。
六、行業評價與社會責任
連續五年入選《商法》"The A-List法律精英"榜單
主導"法律科技賦能中小微企業"公益項目
擔任多所高校法學院校外導師
(注:本文所述案例數據均經脫敏處理,不涉及客戶商業秘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