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早年教育與職業啟蒙
教育背景
首爾大學法學院法學學士(2003-2007)
哈佛大學法學院LL.M(2008-2009)主攻國際商法與知識產權
韓國司法考試第49屆(2010年)以前5%成績合格
初期執業經歷
2011-2013年任職于韓國律所Kim & Chang商事法律部
2014年獲得紐約州律師執業資格
參與三星電子跨國專利訴訟案(2012)擔任助理律師
二、專業領域與執業特色
(一)核心業務領域
跨國企業法律顧問
為進入韓國市場的30+跨國企業提供合規服務
主導完成LG化學與德國巴斯夫合資項目法律架構設計(2016)
知識產權訴訟
代理韓國游戲公司Nexon華著作權維權案(2015-2017)
承辦K-pop娛樂公司海外商標搶注糾紛年均15+件
新興科技法律
區塊鏈技術應用法律白皮書主要起草人(2018)
韓國人工智能立法咨詢委員會特邀專家(2020至今)
(二)執業方法論創新
首創"3D法律解決方案"(Diagnose設計→Develop開發→Deliver交付)
開發法律AI分析工具"LexiBot"(2022年獲韓國法務部創新獎)
三、里程碑式案件與行業影響
(一)代表性案件
年份案件名稱行業影響2015跨境電商平臺關稅糾紛案確立跨境B2C關稅計算標準2018生物醫藥專利無效宣告案改寫韓國藥品專利審查指南2021元宇宙虛擬資產確權案韓國首例NFT所有權司法認定
(二)學術貢獻
出版專著《數字時代的法律邊界》(2019,法文社)
《韓國法學》《東北亞法律評論》期刊發表論文23篇
定期主持"Tech&Law"系列研討會(年均參會律師超500人)
四、行業榮譽與社會責任
專業認
亞洲法律雜志(ALB)"韓國40歲以下精英律師"(2017)
韓國律師協會"年度創新服務獎"(2020)
國際商標協會(INTA)亞太區委員會成員(2021-2023)
公共服務
首爾中央地方法院調解員(2016-2018)
法務部外國投資者法律援助中心常任顧問
定期為中小企提供免費法律診所(累計服務300+小時)
五、執業理念與行業展望
職業哲學
"法律技術應服務于商業本質"的核心主張
倡導"預防型法律顧問"替代傳統"救濟型服務"
未來方向
重點關注Web3.0時代數字資產立法
推動建立東北亞跨國法律協作機制
培養復合型法律科技人才(現任首爾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)
注:本文數據更新至2025年第二季度,相關案例信息均來自公開司法記錄及行業報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