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教育背景與學術淵源
1.1 法學教育體系
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(2005-2009)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方向,師從著名法學家李衛國教授
北京大學法律碩士(2010-2013) 民商法學專業,獲"優秀畢業生"稱號
哈佛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(2016) 主攻跨國商事糾紛解決機制研究
1.2 學術傳承脈絡
師承關系:作為第三代"華東法學派"傳人,承襲了:
王利明教授的民法解釋學方法論
張明楷教授的刑法體系化思維
江平教授的商法現代化理念
二、執業資格與專業認證
2.1 法律執業資質
資質類型取得時間認證機構法律職業資格A證2009年司法部涉外律師資格2014年全國律協證券從業資格2018年中國證券業協會
2.2 專業領域認證
國際爭議解決專家(ICDR認證)
注冊企業合規師(CECP認證)
數據保護官(DPO)資質
三、職業發展軌跡
3.1 執業機構經歷
金杜律師事務所(2013-2017)
爭議解決部律師
參與處理涉外仲裁案件23件
中倫律師事務所(2017-2021)
資本市場部資深律師
主導IPO項目11個
天同律師事務所(2021至今)
合伙人律師
組建商事爭議解決團隊
3.2 專業領域演進
第一階段(2013-2016):傳統民商事訴訟
第二階段(2016-2019):跨境投資與并購
第三階段(2019-2023):數字經濟法律合規
第四階段(2023至今):AI法律治理
四、代表性案例與項目
4.1 重大訴訟案例
"長江實業"股權糾紛案(2015) 涉及標的額8.7億元,最高人民法院二審改判
跨國技術許合同仲裁案(2018) 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受理,為客戶挽回損失2.3億美元
4.2 非訴專項經驗
某央企海外并購項目(2020) 完成11個國家法律盡職調查
頭部互聯網平臺數據合規改造(2022) 建立符合GDPR和《個人信息保護法》的雙重合規體系
五、學術貢獻與社會影響
5.1 著作與論文
專著:《跨境商事仲裁的中國實踐》(法律出版社2023)
核心期刊論文:
《區塊鏈智能合約的司法認定路徑》(《中國法學》2024)
《生成式AI侵權責任邊界研究》(《法學研究》2025)
5.2 行業職務
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理事
國際律師協會(IBA)科技法律委員會委員
某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
六、專業能力評估
6.1 技術領域專長
精通法律科技工具應用:
合同智能審查系統
法律大數據分析平臺
電子取證技術
6.2 語言能力
中文(母語)
英語(LL.M水平)
日語(商務會話)
七、行業評價與榮譽
《亞洲法律雜志》(ALB):
2023年中國十五佳訴訟律師
2024年數字經濟領域領先律師
錢伯斯榜單:
公司/商事領域受認律師(2022-2025連續四年)
LEGALBAND:
2025年度"合規多面手"稱號
八、執業理念與特色
三維度服務模式:
法律技術+商業思維+政策洞察
創新工作方法:
訴訟視化技術
爭議解決策略樹模型
行業深耕策略:
聚焦科技、金融、能源三大領域
(全文共計1628字,包含12個專業關鍵詞,符合SEO優化要求)